有一家卖洗发水的公司,他们的产品主要供应给发廊。他们没有像一般的公司那样让推销员上门推销产品,而是向发廊推广了一种叫“头部SPA”按摩理念,并免费提供培训,当然,他们最后也不会忘记提醒发廊,用他们的产品做头部SPA效果会更好。结果,这家发廊因为“头部SPA”的新理念而顾客盈门,而提供创意生意经的洗发水公司的系列产品也顺理成章地进了发廊。
这个案例粗看起来有点“不务正业”,似乎花很多功夫去做经营主业之外的事。有人会认为,卖药就卖药,卖洗发水就卖洗发水,能把东西卖出去就行了,花那么多功夫做服务实在是多此一举。但从结果我们看到,这种做法非但不是多此一举,而是更高深的营销功夫。其实质是为客户创造附加值,以便更容易接受自己想推销的产品。正所谓功夫在拳外,无招胜有招。表面上看没有直接推广自己的产品,甚至少有提及,但有了附加值,你的产品即使贵点,在客户看来也是物有所值。深圳一家面积约26平方米的美容院,美容价格比附近一般美容院高出20%。
虽然如此,仍然是生意兴隆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这家美容院的美容师不但为顾客提供身体美容,还为顾客提供穿衣打扮、美容知识等,甚至为顾客解决人生方面的问题。这种营销也就是所谓的附加值营销。
一切生意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和留住顾客,顾客是唯一的利润中心。这是世界管理大师Peter F. Drucker(彼得·德鲁克)的原话。尤其在全球经济衰退、消费需求量下滑、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的大环境下,如何留住顾客,让人“流”变成人“留”,才是所有商家最应关心的问题。
而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。如果某一特定产品在市场上与同类其他品牌比较,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,又将如何使老顾客长期受用或如何吸引新顾客呢?长久以来,零售商常常采用买一送几、折扣大减价等立竿见影的促销手法,而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这些方法都无异于杀鸡取卵,要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,企业经营者必须懂得为自己的产品创造附加值。
提起附加值,人们更容易联想到服务,当价格战打得利润空间日渐趋薄的时候,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体现出差异化,纷纷高举“服务牌”。
你宣传“星级服务”,我就推出“五星级体验”,你宣传“真情服务”我就提“亲情服务”,你“保姆式服务”我就“贴身服务”等等,有人称这是个“服务泛概念化时代”。虽然同为服务,但要想真正理解好、用好服务这一招式又着实不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