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:美国之行,让王永庆大开眼界,让他最感兴趣的是美国产业界的专门化和集团化。通用电气是美国最大的机电公司,从业人数达20万人,王永庆原来认为,象这样的世界性大公司,一定是从研究、规划到经营、销售的各个方面,都部门齐全、专家云集,事实却和王永庆的预料相距甚远;比如这家公司要选择新的方向,投资建厂,他们不是自己来考虑,而是把这一切交给了管理顾问公司,由他们来提供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方案。
案例:关于美国之行中对专业化分工的认识。“自己的公司(通用电气)当然要有某种程度的是能力,然而,还有更擅长的专门公司,只要有公司接受这项工作,就毫不犹豫地托付重任,而且100万的昂贵费用还要先行支付。换句话说,是集合大众的智慧创造事业。”10多年后,当台塑的一家店铺开到纽约的时候,如法炮制了这种美国模式,这家店铺只有14、15人,却与近2800家零售店有业务联系,这么少的人是如何应付的呢?原来都是委托别的专门公司送货,因为有保险、不用担心丢失;收款交给收快公司;广告交给广告公司。如此一来,不仅事情办了,而且效率更高、费用更省。王永庆做过计算,在台湾收款要比在美国多付出60-70%的费用。
案例:流程。重庆合川市合州市场董事长唐中华昨天面对记者唏嘘不已,去年他派两个人专门跑合州绵城苑项目的审批,花了8个月时间跑了25个部门,而现在,只需要15天,原因是他进了新开业的合川“政府超市”。所谓政府超时,真名叫合川市行政服务中心,2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大厅,设立了30个窗口,由进入服务中心的26个行政部门和4家独占性经营单位组成。进入衷心的261个审批项目几乎囊括了该市所有行政审批项目。为了办事者方便,中心内还设有司法、公证处的法律咨询服务点。
“居然之家”的管理者们,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,在招商、交易、服务、财税、消防、保卫等方面先后出台了《价格管理规定》、《商品质量管理规定》、《先行赔付管理细则》和《售后服务管理规定》,逐渐实现规范化管理。
案例:社会、企业进步的标志和应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:有两个,一是分工越来越细、越来越科学,二是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。详细地说,就是要在不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,尽量将工作分工和细化;而就每一工作内部的重复性工作要加大机器控制的自动化程度,各工作之间的流程也要尽量实现流水化和自动化,将人的精力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、去从事那些需要创新性的工作。自动化:每一个工作的环节要加大用机器控制的自动化程度,各环节之间的流程也要尽可能地实现自动化运转。
将工作划分开,并形成流程,尽量用自动化设备去操作那些简单化、模式化的工作,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,人类也就可以被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复杂和需要创新的工作。(在实现自动化方面,计算机就是最好的帮手)
针对那些注重经验、倚靠模糊化的人为感觉来进行控制的事物和工作,要运用简单化和量化的工具及方式,从其根本原理方面进行挖掘和分析,从而创造发明出更加可靠的机器和自动化设备,用以代替人,以高度的准确性和效率,来完成那些重复性的、复杂的、精确的控制,将自动化的范围越扩越大。如,炼铁,中国用人的经验控制火候和温度,西方用温度计;这样,中国的工艺既不好控制,也不好讲述、传播和流传。
案例:机器比人可靠(尽量要自动化,将重复性工作交给机器,这样会更有效、更准确)。零售店一直都是采取店员收钱的方式,为了防止偷窃,除了互相监督、突击检查、鼓励检举等方式,还有很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,就是提倡从思想教育入手。这些方法,都只是治标的方式,而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而在美国人看来,人是有弱点的,人是不可靠的;他们会一心一意地发明一个机制,期待以一种机制解决人的不可靠性,他们认为关心人的灵魂这样的重大课题,是教师和牧师的事情。美国的小店主们也不例外,他们在经历了久久的“小问题带来的大困扰”之后,终于,在一百多年前,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大概在南北战争以后不久,俄亥俄州一位杂货店老板的儿子詹姆斯在自己开咖啡馆时,深为上述困扰所苦,在轮船上记录螺旋桨转动的一个机器的启发下,设计了一架能够把每一笔交易结果显示出来的机器,伙计和顾客都能看到显示结果。这样一显示,店员原有的小偷小摸的冲动就给打消不少,所以这种机器曾被叫做“廉洁出纳员”。经过改进,机器功能迅速增强,不仅能够计算每笔交易的总金额,计算找头,还能把每天的每一笔帐都记录下来。之后,詹姆斯卖掉了他的发明。新的专利拥有者,又使收银机有了一次关键性的改进——在收银机上设计了一个附有自动锁的放现金的抽屉,还有一个铃。伙计把每样东西的价格和数量打进去,机器自动相加得出总数,在把顾客递上的现金打入,机器自动计算找头,整个过程都显示出来。双方无异议,一按键,随着一声脆铃,现金抽屉就自动弹了出来;如果没按规矩做,那么现金抽屉是想打也打不开的。机器把每笔交易的全过程都记录在纸带上,在收银机的机制、顾客监督以及店主复查的三重管理下,就不会有小偷小摸而当天不被发现的了。当时的收银机,由于没有电子显示牌,就设计了一个个挂着价格数字牌的小钩子,下面一按,价格牌就晃晃悠悠地被钩上来了;当时美国生产收银机的公司宣称,他们的收银机铃声,就象美国革命的第一声枪响一样,将在几十年内就响遍全世界。
美国人要是遇到一件棘手的活儿,会鲜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去发明一个机器,然后在剩余的时间里用这个机器把活儿干完。美国人好像确实比其他地方的人,更信赖一种机器或机制,而不愿意轻信人。当他需要的不是一个艺术品,而是一个实用产品的时候,他会毫无疑问地放弃手工操作,而宁可去买一台机器或一套工具,以保障技术动作的成功,他不会去雇一个高超的手艺人,原因很简单,人总是会犯错的。美国的建筑材料店里的油漆部,向顾客提供几百种油漆颜色的色标,你从中选了自己需要的颜色,拿上色标,售货员就可以马上给你调制好油漆;看到这里,千万不要以为美国商店里都雇的是技术高超的八级油漆工,相反,调制油漆的小姑娘对此根本一窍不通,她所要做的只是查一下实验室事先做好的比例配方,照方办理即可。所以在美国从来没有听说过在这方面可以“拿一把”的“老师傅”。美国逻辑很简单,小姑娘手里的配方是不会错的,再有经验的老师傅也有出错的时候。
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去看收银机的意义,你可以看到,人的品质和素质,都不必再由雇主去操心,因为这一切都在收银机整个机制的监督控制之下。一天下来,店主核对一遍,无论是由于人的素质造成的差错,还是由于人的品质问题造成的现金短少,到可以马上被发现,在发生几次之后,雇主就可以换人了。也就是说,是一种机制保障了雇员的工作质量。在这里,人可以是不可靠的,但是一个收银机却保障了对于不可靠的人的筛选,以及对于不可靠的行为的监督和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