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视化管理是指利用IT系统,让管理者有效掌握企业信息,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与可视化,这样管理效果可以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、供应链、客户管理等各个环节。 可视化管理能让企业的流程更加直观,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可视化,并能得到更有效的传达,从而实现管理的透明化。
可视化管理,一句话解释:将需管理的对象用一目了然的方式来体现。
一目了然的方式,通常是符号、图形符号,如:国家安全标志,行业安全标志,醒目的文字及图形符号,用于警示、禁止、指令、安全条件提示、引导等。
可视化管理也称为:目视管理、一目了然管理、一眼即知的管理、看得见的管理。
可视化标准,就是将可视化对象的符号或(和)图形的设计输出,用规格、材质、色彩、字体、图例、实例等方式来具体表述,以实现可视化管理的标准化。
1、迅速快捷地传递信号
2、想要管理的地方一目了然
3、易知正常与否,谁都能指出正常与否
4、从远处就能辨认出正常与异常
5、形象、直观地将潜在问题和浪费显现出来,任何人使用都同样方便,任命人都容易遵守,容易更改
6、有助于把作业场所变得整洁明亮
7、有助于维持安全愉快的工作环境
8、客观、公正、透明化,有助于统一认识,提高士气
9、营造员工和客户满意的场所
10、明确告知应用做什么,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,使检查有效
11、防止人为失误或遗漏并始终维持正常状态
12、通过视觉,使问题点和浪费现象容易暴露,事先消除各类隐患和浪费。
明确告知应该做什么,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,使检查有效;防止人为失误或遗漏,并始终维持正常状态;通过视觉,使问题点和浪费现象容易暴露,事先预防和消除各种隐患和浪费。
原则
视觉化:彻底标示、标识,进行色彩管理;
透明化:将需要看到的被遮隐的地方显露出来,情报也如此;
界限化:即标示管理界限,标示正常与异常的定量界限,使之一目了然。
可视化管理检查的十个要点:
1、在远处也清楚可见吗?
2、需要加强管理的部位标示了没有?
3、好坏状态任何人都能指正吗?
4、任何人都能使用并使用方便吗?
5、任何人都能遵守并对出错时能及时纠正吗?
6、使用可视化道具能增添现场的明亮整洁吗?
7、是否按“(模拟)道具→设置→(模拟)使用”顺序进行?
8、有不足点时是否进行改善﹑直到(模拟)道具符合要求位置?
9、没有不足点时耐久性材料制作/设置/使用了吗?
10、可视化与公司标准一致吗?
问题曝光
现场的问题要让它能看得出来。假使无法检测出异常的话,就无法管理好整个流程了。所以,可视管理的第一个原则,就是要使问题曝光。
如果冲床上的模具坏了,生产出不合格品又无人知道的话,那不久就会生产出堆积如山的不合格品,然而,附有“自动化”装置的机器,只要一有不合格品发生,即能自动停止生产。当机器自动停止,问题即能看得出来。
大部分从现场产生的信息,经过许多管理阶层的传达,最后才送到最高管理人员,因此在往上级呈报途中,信息就愈来愈抽象而还远离了事实。然而,在实施可视管理的场所,管理人员只要一走入现场,一眼即可看出问题的所在,而且可以在当时、当场下达指示。可视管理的技法,使得现场的员工得以解决这些问题。
制造业的现场,最好要做成:一旦检测到异常之处,生产线即能停止生产。大野耐一曾说过,一条绝不会停止的生产线,不是太完美了 (当然,这是不可能的 ),要不就是极端地差劲。当生产线一旦停止,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发生了问题,然后会追求确保此生产线,不会再因相同的原因停止下来。“能停止的生产线”,是现场可视管理最好的例子之一。
如果可视管理存在的第一个理由,是要使问题能看得出来的说,那么第二个理由,就是要使作业人员及督导人员能当场直接地接触到现场的事实。可视管理是一种很可行的方法,用以判定每件事是否在控制状态之下,以及异常发生的时刻,即能发送警告的信息。当可视管理发挥功能时,现场每个人就能做好流程管理及改善现场,实现QCD的目标。